乡村秀才
光彩陆离
- 精华
- 43
- 猫币
- 0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的诗坛落英缤纷,什么梨花体、裸诵呀,看似热闹非常,实则是让本已不少枯枝残叶的诗坛霜雪交加,以至连什么是诗都没了意趣。写诗本人是门外汉,因在门外看的时间长了,也就有了点感想,也来诌几句。
本人好谜,自幼在乡里灯谜台下台上显身手,至后来写诗,总把作谜语的天份拿出来,把月亮隐为花朵,把天空隐为湖面,把流星隐为飞鸟,似此等等,欣然忘形。虽未能写出好诗,心中仍窃窃自喜。
一首好诗应如一则好谜,谜面可典雅可通俗,谜底要经得起推敲。那种以粗俗的谜面扣庸俗的谜底的,就象当今某些流行的下体诗。而那种一下子给人快感,给人激情的东西,往往当激情过后,快感消失,过段时间再读也就让人索然无味。好诗,应该让人时时把玩,每每有会意,才能流传下去。诗总要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人之所以用诗表达,就是选择了用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将自已的思想情感隐晦地表达出来。有时一首好诗好几重谜底,让人逐层剥开,从中体会感悟的喜悦。
从诗的形式来观察,在文学这棵大树上,诗歌是这树上的果子。我的家乡盛产橄榄,常是看到橄榄就想到诗。诗的语言和韵律有如橄榄的表皮和外形。黄中带青的皮,梭状的流线型,引人怜爱。诗的内容则如橄榄之果肉,甘脆而带点微微的苦涩,思想既丰富健康又有诗人独特的视角,令人嚼之余味无穷。而最后打破果核,又有白色果肉几片,那是诗人的思想内核,也许存于诗人的潜意识,有时甚至连诗人自己也浑然未觉,也许只在超越时空之后,这思想的内核才被发掘。
从《诗经》到唐宋诗词,从白话诗的兴起到广场诗抄,诗歌在人类文明史上功不可没,诗歌是人类精神的结晶。从某个视角来看,诗歌从本质上是思想的谜语,从形式上是文学的果子。
[ 本帖最后由 碧草 于 2006-11-13 19: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