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闻小语 于 2010-3-16 17:38 编辑
闻小语
红明村的夜晚是恬淡而清澈的。我这么说,也许只是缘于内心深处一股莫名的感觉。我觉得“故乡”一词充满着宁静的意义。所以当我回到故乡,我所能体会到的第一份滋味便是那种淡淡的情怀。
故乡的空气中漂荡着泥土的“芬芳”。在城市里,你肯定很难闻到这种来自泥土深处的真实气息。确切说,它带有某种浅浅的腥味,又仿佛夹杂着一些青草的气息。这些原是平常而熟悉的味道,却给我以某种全然不同的感受。也许,是因为在故乡,所以,那些细小的触觉都一一被放大了起来。我喜欢用“芬芳”一词来形容故乡的泥土,故乡的人。
故乡对我来说,从来都是隐隐约约的。陷于某种梦境一般的记忆。我相信这样一种记忆是模糊而又美好的。这样的夜晚,一切陌生的,熟悉的细节纷至沓来。我是踏着故乡的月色前行的,树影斑斓,屋角连绵。路是细小而平坦的,但路的两旁却长满了各式的野草。白天,我同样走过这样一条路,所以我知道,野草丛里的花朵是开得格外热闹的。或许它们正在向我这样一个久不曾回来的游子致以真诚的问候,话语也有着乡音的质地。我这样默想着。不由得微笑。
乡音对我来说显得分外亲切。我听得懂,却不会说,像是个外乡人。我生于故乡,却成长于远离故乡的另外一座城市,这让我对于故乡始终保持着童稚的记记。成年后,我很少回故乡,所以,记忆里的故乡始终有着一抹童真的色彩。
白天,我的母亲用娴熟的家乡话和那些叔伯攀谈的时刻。我是宁静地立于一旁的,仿佛有些腼腆。我曾经设想过很多次这样见面的情景。比如,我会用我在另外一座城市里习惯的拥抱和握手来表达我的感情。然而,见面的时刻,才发觉这些都用不上。这让我多少有些手足无措。故乡的亲人们或许更喜欢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
叔伯们见着我,只是一个劲地笑,完全是那种宽厚的,纯朴的笑容。然后,他们对我说,那时候,你是多么的小,现在,这么高了,比我们都高了。接着,他们继续笑。于是,我也跟着笑。我还看见婶娘们,她们拉着我的母亲的手,细说着什么,我想她们肯定有一些说不完的旧事。然而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我只是看着她们一会儿笑,一会儿却牵着围裙抹眼泪。这样一个情景让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情。那是一种家的气息。无论多远多远。都无法隔绝。
正是清明时节。雨后的夜晚,却有一轮清月。这样的夜晚适合想念。细细想想,哪些是已经遇见过的,哪些是还没有来的。是啊,我怎么会忘却呢?有些人很多年没有见,有些人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我惊讶于我原来也是生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里的。我想同样惊讶的也有他们。这么多的人,在同样的时间聚集在一起,即使从未谋面也倍感亲切。年长的。年幼的。男的。女的。偷偷地,然而又是仔细地端详一下,是不是可以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呢?我想起那种探究的眼神,无来由的觉得亲密。
老屋的背后是一条小河。水声哗啦啦地,像是一曲春歌,在月下尽情地喧泄。同样一起喧泄的还有我那数不尽的乡情。我的叔伯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桥说,那座桥以前就是我的父亲设计和修建的。他们一定想起了我已逝多年的父亲,所以话语中也充满伤感。我的父亲也许是我们家族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吧。从此,他没有回头。接着走出去的还有一些亲人,或者他们也没有回头。站在桥上,注视着月下的流水,我想,我的父亲在活着的时候,看着明月时,肯定也会分外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家乡的河,家乡的桥。继而我又想,假如我的父亲当年留下来了,或许,现在的我,每天夜晚,也就是这样踱着闲散的步履,在月下思考些什么。然而,这些终究是无法想像的。生活中的无数次选择都是可能,说不上对错得失。离开有时候不一定是错失,只要还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我喜欢红明村夜晚那种淡淡的味道。我心中的故乡应该就是这种味道的,淡宁中不失深刻,纯朴中不失烂漫。我想,豆夹花就是这个时候开放的,油菜花也是这个时候开放的,还有那满山满山的红杜鹃也是这个时候开放的。故乡的空气中肯定有着它们的味道,我愿意将它们一一留驻在我的内心。就像故乡人,就像那些乡音,还有那些充满着温情的味道。我要一一地把它们留在心里。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故乡。无论你走得多远,无论现实有多芜杂,那都是你内心格外纯净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