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在连云港】 枫树湾笔记之一 云龙涧之游 文/食指小牛
九月下旬的某个周六,有幸参与了游云龙涧的秋游活动,云龙涧有点古老又值得深思的名字。
参与此次秋游的同伴来自各个学校,都是些陌生朋友,
清晨七时有半,上得客车,便一同随车沿着云台山脉旁盘旋的公路,颠簸而去。
天气不好,云雾缭绕,远山模糊不清,近处也朦胧一片,太阳在厚厚的云层里不见脸,似乎情绪也不是很高昂。近八点三十分的样子,客车开进了云龙涧风景区,一路上,村容村貌都在眼底,许多农家妇女在溪边洗涤衣物,那溪水像是从山上渗透着流淌下来的,水泥路面上也晾晒着许多的玉米棒子,只留出客车宽的路以便客车通行,五分钟的缓行之后就下车 。
眼前是很平常的大门,都不觉得那大门是想像中本该那样的气魄强势。一切都自然的平常不过了。
走过一二十级台阶,看清楚那白色石制大门两侧的对联(由于秋游时隔很久了,现在竟然忘记了那对联)那大门就一个框架,就仿佛西游记里的南天门一样,空荡荡的独自屹立,穿过南天门就到了天庭,而穿过此门就到了云龙涧。往门两侧都有七八级台阶,两边似乎又无路可走,茫然之间,当地的一个同龄导游手向左边台阶一指,即刻意会,路藏在树木茂密深处,不易发觉,实在是山穷水复又柳岸花明,感觉妙不可言!一行人缓缓的向路之深处探索,树木多是不知其名,树皮斑驳沧桑,树干奇形怪状,从树枝,树叶间隙可以依稀见到稍低处的树木,房屋,及远处的山之外形,大约前行有十多分钟,便要休息一次,因为要在山上过夜,人人手里有帐篷,垫子,还有一些木炭和烧烤材料。
不知走了几个十分钟,休息了几次,视线里有大块大块的山石,为此山石惊奇之余又得一惊叹,在转过这些大山石之后一潭子山水出现,水里倒映着山石的容颜,潭中亦有繁盛的树影,碧蓝清澈的水中有小红鲤鱼,恍若在枝头觅食,潭边栽有垂柳,长长的柔和发梢触到水面,仿佛有一老者在垂钓,一番闲情雅志,十分有趣!潭另一侧有个八角亭子,颇有古意!亭子就在水面上,有条人修的路浮在潭子上穿过八角亭,沿着路映着身影走过去,经过一条由大块山石铺成的山路,来到一个叫神泉的地方,往上是天泉瀑布,往下则俯视潭水,光洁如明镜,很有诗意,此处该是女山神梳妆打扮的佳地。通往天泉瀑布的路旁有台阶,台阶旁有所木屋,木屋隐座在巨大的山壁之下,山壁瘦削,嶙峋,古怪。山壁之下的缝隙里有棵不肯屈服的高大的树,树叶长有六角,不知其名。它以微微卧倒的姿态将枝干伸出,朝向天外。由于未去观望瀑布不知其真实面貌,只听说前往的人说,来的不是时候,水不是很充足。
看完瀑布下来,择另一路进发。
在行进中,太阳居然透出云层,驱云散雾,天空蔚蓝之极,山体在阳光中变得更加清明。之后的山路即陡又险,需要相互搀扶才能前进,大约攀了近半小时,穿过流有溪水的乱石路,攀过了壁立陡峭的一线天,小心翼翼的扶着铁链攀过一段一边悬崖的山石路,随意开凿的石阶上留着山上渗透下来的水,异常湿滑。再次十分小心的转过一个壁崖,见到一对下山的中年人,后头跟着一只体形适中的狗,通行的女孩更加害怕。
几分钟后,来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山头,立于此方才知道一山又比一山高,面前是另一座山体的巍峨体态,圆滑的轮廓优美的线条配合着暖色的阳光,向东面望去,远远的一片白茫茫,认出那正是海平面和地平线的交汇线,实在气派。只能静静的守候,不需要任何的言语。 环顾周山,草木潦倒,半身高的草木间皆是更加巨大的石块。得知,这个山头在汉代时是个战场,此刻群山皆静,一派苍茫,再不见早已作故的鏖战,烽火狼烟。
坐于斑驳石块上休憩良久,思绪纷飞一时。看到海平面的同时可以闻到草木的香味,仿佛是眼中景观散发出来的气息。临行,在路旁发现一座墓,听导游说叫田横墓,田横是清代抗倭寇的英雄,不幸的是有人盗过此墓,实在是对他的不敬。
此后(有另一番攀山的乐趣和经历,待以后详细叙来)便要去往渔湾,在那处留宿,自然是住帐篷,围篝火,吃烧烤,数星星,做游戏,喝山泉,捉山蟹……此刻想来都觉得那是年轻人才特有的一种激情和活力,摆在脑海里,收入进记忆中,实在是一种幸福的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