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5921|回复: 0

有过见谴,御佬之良策也

[复制链接]

366

主题

18

回帖

1万

积分

光彩陆离

精华
0
猫币
0 ¥
发表于 2005-6-5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足坛现在正同大佬开战,接连有深圳健力宝、大连实德和上海中邦传出了内幕新闻,虽然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然而只有中邦俱乐部老板的作法颇见功底,他们抓住范大将军等三大佬的不算大的错误,却给予了严厉的处罚,对此颇有不平者。然而,足球运动员有错,该按什么尺度处罚,中国足协并没有统一的法规,就是中国足协本身,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一向执行橡皮筋办法,长短松劲,随意为之,阎世铎所谓“乱世须用重典”就是典型的橡皮筋法规理论,而且深合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罚理。

例如历代皇帝在处罚臣子的尺度就总是感情用事,而且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不能更改。前些天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就有一个生动的事例。汉武帝已经到了垂暮之年,自己也知道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但却极其宠爱年轻貌美的钩弋夫人。而这位钩弋夫人的儿子要被册封为太子了,母以子贵,钩弋夫人将登上权力的顶峰,而这时,她却被处罚了,《汉书》上只记录了四个字:“有过见谴”,没有详说“过”的性质,而钩弋夫人“见谴”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后人分析说,钩弋夫人其实并没有犯什么大错误,只是因为汉武帝对她不放心,自己死后给戴顶绿帽子还算是小事,若是钩弋夫人当了第二个吕后,自己儿子又很小,江山社稷可能就不姓刘了。可是这只能算推测,不是证据,不能拿这个理由处罚钩弋夫人,实在没有很好的办法,汉武帝只好抓一个小过失,剥夺她的一切政治权力,这办法叫防患于未然。若汉武帝不这样作,而是颁布一篇钩弋夫人将来会给自己戴绿帽子和独揽朝政的长篇诏书,即使逻辑十分严谨,文字非常华丽,也将成为千古笑谈。而低调冷处理,“有过见谴”,历史记录就很风光。

以史为鉴看中邦老板的御佬术,就不得不佩服,实在是高,就抓住三大佬未经请示而擅自搞商业活动的过错而处罚,别的东西不追究。有人怀疑,这不大对劲啊,清洗他们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同假球有关,可是中邦老板很聪明,非常郑重地为三大佬洗刷嫌疑,他们没有参与打假球。这样一来,中邦三大佬无法为自己开脱,只能服罚。尽管范大将军气急败坏地声称,谁说他打假球就同谁拼命,可是老板和马导都没有同任何媒体说过他打假球,找谁去拼命?找不到拼命的对象,又无法解脱自己打假球的嫌疑,这真叫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若中邦老板也像深圳俱乐部的杨某人一样,先四处散步三大佬打假球,又说证据确凿,可是你拿出来让大家瞧瞧?真要叫个真就拿不出来了,结果让大佬们气焰嚣张,杨某人自己反而落了个偷鸡不成倒蚀了一把米。而中邦老板在同大佬的斗争中就有理、有利(?)、有节,而中邦的三大佬面对处罚,则连招架之功都没有,更不用说还手了。

其实就是中邦老板有三大佬打假球的证据,也还是采取“有过见谴”的办法好,毕竟因打假球而处罚运动员,对俱乐部的声誉也不好。你说大佬打了假球,谁相信同俱乐部无关?大连实德俱乐部在处罚孙寿博时,就没有用“有过见谴”的办法,而说他在比赛时表现不正常,这实际上就是打假球的委婉说法,因而就有媒体怀疑,孙寿博只是个替罪羊,可见,实德俱乐部的办法就没有中邦俱乐部高明,压服了大佬而搞臭了自己,所以徐明者流要研究班固老夫子提供的“有过见谴”的深刻意义。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