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这些场,从YM去年年底的感冒之后,就一直表现不好,很多人认为是YM是在低潮中.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每场YM只得到7,8次出手机会,这种进攻设计对一名NBA场上主力来说,几乎是第四人,第五人的待遇(不到总出手次数的1/10).只要想想就知道,如果这8次出手放在外围,放在正常发挥通常在40%并且很少犯规罚球的后卫身上,也就是场均5ppg,这是什么样的角色不用多说了,YM现在在火箭的进攻定位就是这样,和巴里差不多.
火箭目前的打法,已经不是什么inside-out了,完全就是彪外线.YM上场时间越来越短,有些是因为犯规原因(为什么他犯规增多,上场时间减少,后面会谈到).现在YM和木桶的上场时间已经接近1.5:1,也就是28:20的关系.木桶是火箭目前命中率排名后三位的球员(很奇怪,他作为很少得分的奇兵,又是内线,命中率竟然比外线还低), 木桶上场,根本就没有内线,无所谓inside-out.YM在他有限的上场时间里,只有8次不到的投蓝,其中至少有2次-4次(4次的含义,是把被犯规不算出手次数的进攻也算进去)是抢前场蓝板的二次进攻,全场时间内几乎都是out.也就是说火箭正选C和替补C合起来作为场上位置的1/5,提供只有1/10的出手机会,1/8的得分.总结来说,火箭就是一只典型蓝领中锋球队.
====================================================
说到YM出手机会少,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人员变动
火箭人员本赛季变动较大,尤其外线是大换血.SF3/CAT/JJ三大外线全走了,替补也走了MJ,BOKI.甚至赛季初以强调内线为主时候的外线LUE,WORD也不在场上.新来的BARRY\WESLY或伤愈的SURA都不熟悉给内线传球的路子,特别是不熟悉给YM传球的路子,实际上2002赛季YM刚来时,全年场均13PPG,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SF3/CAT不习惯内线传球的路子.
2.TMAC不传球
之所以把TMAC单提出来,是因为TMAC是唯一从赛季初一直和YM打的外线球员,而且TMAC从能力上也具有给内线传球的能力(身高臂长),但他不传.我可能有点把人往坏了想,但TMAC确实是一个很在乎自己数据的人,他愿意突破传给YM easy ball,这样得分的一半应该算他头上,而且有助功数据(助攻数据在后位身上就相当于内线的蓝板数据) .但他非常非常非常不愿意从外线吊给YM,然后看着YM单打.当然更不愿意缩到另一边给YM拉空半边单打,在他有限的传内的机会里,他往往在YM一侧,往里吊,然后使防守自己的人回缩包夹YM,YM此时背筐遭受DOUBLE TEAM,面向的是一个被OPEN的TMAC,如何选择可想而知.
之所以把TMAC单提出来的另一个原因,是TMAC在外围的控球时间非常惊人,从外线向内线传,一半时间是掌握在TMAC手里.
3.JVG的客观原因(不用主观原因这词,是因为JVG没有刻意的去限制YM)
JVG的攻击战术设计,用一句话来说,”大面上过得去但仍嫌死板,细节上几乎没有”.
我的判断是,他总掌握不好分寸,或者说非常死板,比如过去的火箭,就是死打YM+拖24秒.而对他不擅长的进攻细节的设计,他又灵活的过分(实际也是另一层意义的死板),比如过去的YM打法,球到YM手上以后,JVG就甩手了,完全没有什么针对性设计,就是让YM自己想办法.意思是我就设计到如何传到你手上,如何投如何进是你的事.这倒也好,把YM的背筐单打能力练得非常恐怖,记得2002年的时候YM还是能打就打打得成就打,到上赛季,YM几乎可以单吃联盟所有人,从ONEAL到BEN,各种内线一律单吃,也不忌口,逼得所有队伍都对他包夹.
JVG对进攻细节扣得不细可以从方方面面看出来,比如从SF3到TMAC,个人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有很大差异,打法也不同,但有一点都是相同的.就是打挡拆时都是只档不拆不分.对战术设计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 挡拆战术,挡很容易实现,拆或分非常考验功力,需要内线的跑位,其他内线的二次挡,外线的三分落位,还有平时明确的战术设计和练习.我们经常看到有的队伍传球几乎闭着眼睛向零度角传,就是战术练习的结果.
那倒底是什么JVG的客观原因导致YM得球少呢?就是前面说的JVG细节扣得不细.当前火箭的现状是,JVG彻底否定了去年的战术, 赛季初换走SF3(等于否定了给YM传球的人),现在又主打TMAC(等于否定了YM),火箭到底路在何方?我敢说JVG现在非常迷茫.主打YM? 赛季初换走SF3时已经否定了.主打MM双核心?自己能力又不够,前两个月的糟糕成绩几乎使他下课.主打TMAC?现在看来是这样,而且效果挺好,但这很没有说服力,因为去年魔术的例子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迷茫的JVG本来就不善于扣进攻细节,现在更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于是他就观察,对,是观察,既不强调Y核心也不强调TMAC核心,也不刻意设计内传外的战术或外传内的战术,让大家自己打自己的,毕竟他换SF3的举措是否对,他没把握,内线打法是否对,他也没把握,这从赛季到现在火箭的不断变阵就能看出来.不要说教练都有招,教练也是人,也有迷茫的时候,这很正常.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郭宝昌拍摄<大宅门>的时候,开始设计的二奶奶应该这么演,没想到斯琴高洼从另一个角度把角色诠释得更好, 做为导演郭宝昌也非常迷茫,后来他就让斯琴高洼演,他不插嘴, 斯琴高洼感到非常纳闷,以为产生什么误会就去问, 郭宝昌就实话实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想继续看看.
目前火箭的现状就是如此,队员自由发挥,整体上用一句业余篮球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