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0079|回复: 2

近年中国大学生自杀不完全名单!!(转)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14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精华
1
猫币
0 ¥
发表于 2005-7-4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 2005年07月03日 23:58 | 原始出处: 天涯社区  
         如果最近的救命稻草抓不住,或者这根稻草不管用,他们活命的希望在哪里
   6月21日22点40左右,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张乃健从学校中心教学楼13层的厕所跳楼自杀。
  
    将近1个小时之后,有人在教学楼西北角的过道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跳下去的窗户前放着一把椅子,好像是在那里坐了一段时间才跳下去的。”中心教学楼值班的保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如同其他关于学生自杀的新闻一样,张乃健自杀的消息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映,甚至连同一学校的人,都很少知道。
  
    幸运的获救者
  
    北京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贺亚兰介绍,22岁的张乃健家在河北廊坊,200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3月因为学习成绩原因降了一级。
  
    “现在自杀的原因还在调查,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注意他自杀前是否有异常。”贺亚兰说。
  
    但也许就是这些没有注意,才没能在张乃健坐在窗台上或更早接受他人的劝导。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聂振伟老师说:“自杀是心理危机的强烈表现,这样严重的心理危机肯定会有前期征兆的,只不过往往被忽视。”
  
    “就是因为前期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才发展到自杀。很多学生回避心理问题,甚至有同学发现身边的同学有心理问题时,还劝他‘千万别让学校知道,知道了就要休学'。有意隐瞒,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就是神经病,不正常。”聂振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张金金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8年制本硕博连读生,2005年5月13日,她在妈妈面前从天桥上跳下来。据报道,她跳下前和妈妈发生争吵,她想回学校,而她的妈妈却给她买好了宜昌老家的机票,并强行把她拉到机场。
  
    “她是独生女,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和父母缺乏沟通,对父母态度很粗暴,经常看到她摔掉父母打过来的电话。”
  
    “她人际关系不太好,平时没有要好的朋友,有什么事情也没有地方说。”张金金的室友在其死后才逐渐开始回忆她生前的状况。
  
    张金金2001年入学,因为精神抑郁曾休学一年。张患有甲亢,这影响了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下降又加重了抑郁。
  
    北大医学部宣传部长姜辉说:“她的辅导员曾经带她去看过心理医生,当时劝了她好几个小时,她才同意去的。”但是不幸并没有最后避免。
  
    与张乃健和张金金相比,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晓岚很幸运,因为在她准备跳楼的时候,同学拉住了她伸向死神的手。
  
    “我马上拉着她,她拼命往下溜。我不知道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力气,把她从窗台上拖了下来。”娜娜(化名)是晓岚最要好的同学,她几天前就发现了晓岚的异常。
  
    跳楼事件后,她的导师带她到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北大第六附属医院,被医生诊断为中度偏重的抑郁症,被强制住院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后情况好转才出院。晓岚的母亲还辞掉了工作来北京陪护。
  
    “现在过得很开心。”已成为动漫编辑的晓岚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但是,像晓岚这样幸运的人并不多。
  
    自杀高危群体
  
    社会压力已攒到了临界边缘,几乎每个领域都发生了精神变异事件,影视剧近几年频频涉足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杀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反映,心理危机波及普通大众,已无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热门话题。可以说,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
  
    不久前,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02级学生程小龙对大学生自杀状况展开调查,他在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发放了200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6%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夏学銮教授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大,自杀行为不断发生反映出我们社会关系的整合程度比较低。加之这一代人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上的失衡就容易导致对身体的伤害,甚至是对生命的放弃。
  
    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高校教师普遍认为,越是名校,学生自杀的越多。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蔺桂瑞教授说:“有的学生上了名牌大学后对自我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会想自己是全中国最棒的学校的学生,不能失败,要比同龄人出众,这样压力就会更大。”
  
    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迫使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校都有比较完备的心理咨询中心,但多数情况下,这些中心只是学校的摆设,很少有学生能真正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这既是传统思维问题,认为进咨询中心的人都是神经病,又是现实经费问题,完善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机制并没有在高校完全建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有5位工作人
楼主热帖
捷报频传: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

主题

267

回帖

10万

积分

造反派头头

八星报喜

精华
0
猫币
0 ¥
发表于 2005-7-7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应该改为:北京大学生自杀不完全名单
今年5月份,我们这里也有一个大学生从宿舍6楼跳下,据说是为情。真脆弱!
还是算了吧...

2

主题

52

回帖

10万

积分

八星报喜

精华
0
猫币
0 ¥
发表于 2005-7-7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不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是懦夫,却有死的勇气。现在的人真的很脆弱
英雄不必读书史,直抒血性为文章。不仙不佛不圣贤,笔墨之外有主张。纵横议论析实事,如医疗疾入药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