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3549|回复: 2

[原创]醉在土人家

[复制链接]

43

主题

24

回帖

1万

积分

八星报喜

精华
0
猫币
0 ¥
发表于 2004-12-11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醉在土人家
——献给土族人民的歌

公丕才

安昭索罗罗
昭应昭呀昭
……
绿不过青山白不过云
红不过花儿蓝不过水
香不过麝香甜不过蜜
美不过土人家的尕妹子

安昭索罗罗
昭应昭呀昭
……
俊不过牡丹俏不过鹿
跳不过安昭唱不过妹
好不过弟兄亲不过妻
欢乐不过土人家的纳顿子

安昭索罗罗
昭应昭呀昭
……
高不过蓝天深不过海
跑不过羚羊飞不过鹰
好不过酩流醉不过心
幸福不过土人家的好日子

安昭索罗罗
昭应昭呀昭
……
楼主热帖
想让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成为可以咏唱的歌

43

主题

24

回帖

1万

积分

八星报喜

精华
0
猫币
0 ¥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族小注:
(1、)土族,现有人口191624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等地。土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分山区、浅山区和川水区三种地形。北部山区森林密茂,有广袤的草山牧场。南部浅山,河川交错,气候温暖,遍布良田园林,盛产蔬菜瓜果。过去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史书上称之为“土人”,当地回、汉族称为“土民”,藏族称为“霍尔”,据说霍尔就是吐谷浑。互助土族则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民和土族自称“土昆”。
(2、)“安昭”是一种无乐器伴奏,以歌的旋律节奏引导相伴的集体舞。舞步轻盈,姿态优美。其形式是一人在前领舞领唱。众人紧随其后,伴歌伴舞,伴唱歌曲的衬词。其舞步动作是;先弯腰,尔后前进,迈第一步的同时双臂向右摆动。迈第二步时又向左摆动。迈第三步时左脚高跳,随之两臂上举并向右转体一周,即完成一组舞蹈动作。如此循环往复,绕场歌舞跳跃,尽兴方止。
(3、) “纳顿”是土族语音译,意为“玩”、“娱乐”、“游戏”等,是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中川、甘沟一带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因此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七月会”等。
  纳顿于每年夏季麦收后举行,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历时2个月,时间长、规模大、场面隆重,所以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节日活动从七月十二日开始,由当地各村由东向西依次轮流主办,最后回到中心地区结束。届时,各村外的麦场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丰收后的喜庆、欢乐景象。
  纳顿活动以舞蹈和戏剧表演为主。“会手舞”为开场节目,是由数十至数百人参加的群众性集体舞,参加者按长幼次序排列。身着长衫,手执扇子,舞在最前面的老人往往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别看他们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还是那么步履强健、潇洒自如。年轻人和孩子们依次跟在后面。伴随着锣鼓的节奏,大家一齐踏动、摆身、左腾右挪、绕场而舞,舞姿优美,气氛热烈,场面恢宏、壮观。
  会手舞之后表演的是戴着面具的哑舞剧《庄稼其》,以舞蹈形式表现父亲向儿子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的情形,表演生动、细腻,滑稽逗人。接着是表演三国故事《三将》和《五将》,最后为表现土族祖先从事畜牧业生产时期的生产生活,再现土族先民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精神的面具舞——《杀虎将》。
  纳顿是民和地区土族人民最隆重、热烈的节日和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人们访亲探友,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大好时机。对于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而言,纳顿则成为他们寻觅知音的良机。
  关于纳顿的起源,土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土族木匠,因技艺高超、名声显赫而被皇帝召去修建宫殿。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后,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竟然下令处死包括土族木匠在内的众工匠。木匠设法逃回家乡,并聚众揭竿而起。皇帝派大军前来镇压。被官军团团包围的乡亲们眼看就要陷入灭顶之灾。在这万分危急之时,木匠突然计上心头,吩咐大家不要慌张,敲锣打鼓,假称正在举行庆祝丰收的活动,扛着战旗和已涂上染料的兵器到村里的寺庙去。官军见众人个个从容镇定,并未有造反的迹象,便撤军回朝了。为了纪念这位机智勇敢的木匠,此后,人们便年年都举行类似的活动,并相沿成习,发展成为今日的纳顿。
(4、)土族的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土族的民歌依场合分家曲、野曲和儿歌等。家曲也称“宴席曲”,包括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
     赞歌是土族人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如主人赞美客人“德高如蓝天,恩深似大海”,而客人称赞主人时,把普通的餐具说成是金杯玉碗,把普通食物说成是山珍海味,主要是赞颂主人的殷勤款待。赞歌的格式一般以三段为一首,每段长短不等。一般前两段为比喻,后一段才是实际含义。赞歌的演唱一般是两人,一人主唱,一人伴唱。赞歌曲调多种多样,旋律柔和优美,词藻华丽,比喻生动形象。
  问答歌,也叫对歌。它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互相盘问、交流生活知识和经验等。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宗教信仰、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无所不包。其格式一般是三问三答,主旋律与赞歌基本相似,以比较简短的词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如“合尼”就是一首盘问和传授畜牧业生产和生活知识的问答歌。如羊的产生、羊的生活习性、羊的生理结构,及如何宰杀羊、如何用羊肉敬客,等等。
  婚礼歌,是婚礼上唱的歌。歌词和曲调是特定的,由什么人唱,什么场合唱,是有严格规定的。大体上有送亲和娶亲两部分。
  与“家曲”相对的是“野曲”。“野曲”即“花儿”,也称为“山歌”、“少年”等,也有人称之为“外面唱的歌”。唱“花儿”是土族文化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人人会唱。在土族传统的“花儿”会上,土族民歌手常常对唱不绝。演唱者大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出口成章,对答如流。
  “花儿”属于情歌,主要内容是谈情说爱,描写青年
想让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成为可以咏唱的歌

163

主题

2069

回帖

1万

积分

青霰世界教主

管理员

精华
16
猫币
169 ¥

爱心天使◆2008祈福川震纪念章花街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勋章2008◆北京◆奥运金牌纪念勋章花街宣传大使◆杰出贡献勋章花街2009◆幸福留言◆幸福印章花街◆VIP用户

发表于 2005-1-9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欢快的歌,一篇详实的资料,把各地民俗、风情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感觉到美!

太好了!:)
惜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