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古往今来,写乡愁的诗不计其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蓉《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些广为流传的诗句,让我们赞不绝口、耳熟能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乡愁,跟爱情一样,是诗歌永恒而普遍的主题。在大诗人和大作品面前,要写出自己风格的乡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写出来,也是要有一定的勇气。所以,我不得不称赞一下红叶的勇气,到底还是用了优美的诗笔,为我们勾画出了一组美好的《关于故乡的记忆》。
“当北雁南飞的时候,就是想家的时候。” ——电影《我的美丽乡愁》,这是一般人想家的方式。诗人想家的时候,就是写诗的时候,所以,作者没有触景生情,而是直抒胸臆,用了平实的语言、平淡的风格、平和的叙述,自然生发真情实感。一个明喻,一个通感,一些模糊的记忆,便把镜头拉回故乡的童年,把读者的目光拉到一片烂漫的地带。诗白如话,无需多言。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作者首先选择了小河,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借助小河这个主意象挖掘开来,于是,有了流淌的嬉笑、叮咚的水声、打湿了记忆、河边的蒲草、咯咯的水花等一组分意象,并以一种轻松明快的色彩,把第一节记忆中的“烂漫”加以具体化和形象化,让人可听可闻,可观可感。
在“烂漫”清晰之后,记忆有些模糊,因为那是一无所有的年代,许多往事作者不愿提起,一直让时光把它淡忘,于是,“只记得”(用得好)窑洞里的母爱,其他的似乎都忘光了,因为母爱,所以梦想才丰腴和富有,这里的“丰腴”、“丰满”是女性特有的词汇,用得非常得体和自然。这节的母爱,展示了记忆中的亮点,无疑推高了乡愁的旋律。
这一节的主意象是草跺和麦场,一个休闲和一个劳作的地方,这二个地方是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成长的烙印,像青梅竹马,像数星摘月,像童年欢乐,谁都绕不开这些情结和场景。在这里,作者仿佛要告诉我们,麦场和草跺是她的精神家园,农民和草根便是其精神支柱,此语一出,境界大开。后面的“……享用一生,甚至是来生”,让人不能不怀疑这是往初恋的爱情推进。这样的递进,把乡愁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说到爱情,作者一时语塞,记忆空白了,用了省略号,也许是离开了故乡,也许是爱已生死别离。记忆的空白部分,正是作者现在最想知道的事情,于是“我只想问问故乡来的乡亲/……”,问什么?一是富裕得如何?一是苍老得怎样?贫穷的农民最关心的二件事,作者准确地加以表达,赤子之心昭然可见。问过之后,作者还想捎个口信:“有个游子对故乡的记忆/已经断线/她的思念/却在一天天疯长//”,作者以疯长的思念作为乡愁的结尾,看似划上休止符,实则余音绕梁、意味悠长。
在这首抒情诗里,不难看出红叶的情感真实、语言纯美和构思独到,细腻不亚于李白,自然不亚于席慕蓉,朴实不亚于余光中。但红叶毕竟还是红叶,她的乡愁跟她的名字一样默默无闻,只是到了秋天,“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红叶无语的博客:http://hexun.com/zhaojuer415863266/default.html |